继上次拼图阅读(Jigsaw Reading)在高一英语教学中的初步实践后,现迎来其全面实践期。最近由青年教师吴天艳和中年骨干教师卢晓华带来了基于拼图阅读的同课异构课(授课内容为B3U2 Reading and Thinking)。接下来,让我们来细细看看两位老师的精彩课堂吧。 青年教师吴天艳的课堂。 在快速的预热引入后,将课文的comprehending中引入拼图阅读,将文章分段(A,B,C和D),为每段设计了相应的任务学生现独立完成任务。 随后学生进入到专家组进行讨论交流,学生积极参与热烈讨论,力争在最完美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这一步也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第三步,学生回到基础组,每位学生轮流像其他三位学生做报告,教授他们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最后每位学生根据自己所学和其他学生所教,拼凑出完整的文本知识,完成填写表格。同时吴老师也抽查同学起来回答各个部分的关键知识,以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 然后在学生对文本已有全面理解的基础上,吴老师带领学生深挖文本,将课文主人公林巧稚的艰难选择以及体现的人格品质一一梳理,让学生对她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起到了育人的作用。 最后,为了检验育人效果,给学生设立了2个现实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道德困境,邀请学生上台表演会做出的选择。学生的表演充满了创意,整个课堂在充满了欢声笑语中结束。 中年骨干教师卢晓华的课堂。 和吴天艳老师的课不同,卢晓华老师将这节阅读课创造性地改成了读写课,并将拼图阅读融入到了写作中,让学生协同写作,化解了写作焦虑,简化了写作任务,最终得以呈现质量很高的学生作品。课前,卢老师课前设计了非常详细的任务清单。 在做细节阅读时,卢老师设计了以时间为顺序的timeline,除了让学生共同合作,总结这个时间点发生的事件外,还要从中总结出主人公做出的选择,以及体现的品质。总结品质这一个步骤其实非常难,这样做简化了任务难度,也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最后让学生到黑板上进行呈现。从呈现的效果来看,学生的理解和把握都是非常到位的。 随后卢老师带领学生梳理整篇文章的结构,深挖林巧稚的个人品质并总结,随后自然过渡到写作任务终南山。 写作中,卢老师应用了拼图阅读法。将文本分段,让学生通过分析文本自己总结自传这种题材的的结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等等,为写作做足了充分的准备。 在随后的检测过程中学生踊跃回答问题。 在整理出写作的框架后,学生开始了拼图写作,完成各自的部分然后到专家组进行热烈谈论,完善自己的任务。(以下为A,B,C,D各自的写作任务卡) 最后,四位学生将写作拼成一幅完成的作品,并上台展示,能直观得看出每组学生都能提交一份完整质量不错的写作作品。卢老师还告知评分标准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过程。整堂课到这里画下了一个完美的句号。(部分学生作品) 两位老师各凭本事将课程打造得多姿多彩,虽然授课内容一样,但展现的课堂完全不一样,各有千秋,正是应了那句话:“今得与君同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乐无穷矣。”拼图阅读在高一的教学中还在进行,敬请更精彩的下一期。